一、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的理据
(一)外语学习本质是实践,是在用中学得的。
外语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性是外语学习和教学的本质性特征。它决定了外语教与学的途径,必然是在实践中学,在教中实践。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结果也证实,外语是在用中学得的。在中国的“外语”学习环境,营造“在实践中学”、“在用中学得”的最佳途径是拓展第二外语课堂。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外语教与学的时空。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发达便捷,给外语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天地。外语教与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更多是向课外转移。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化教与学将在很大程度上替代课堂教学。顾曰国教授称之为“颠倒了的课堂”。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外语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与优势
(一)外语第二课堂是学生自主学能培养的必由之路。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一个独立的学习者、组织者和自我管理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自主组织活动,自主管理,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形式、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等,自我监控、反思,独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多关注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从而逐步实现自主学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外语第二课堂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个人没有鲜明的个性,自我价值就很难实现。21世纪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具有个性化的学生,学生以其个性进入社会,实现个人的价值。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灵活的实践与地点为不同爱好和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空间,自然成为放飞学生心灵、展示自我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场所。
(三)外语第二课堂是外语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
外语第二课堂是提升外语教学质量终极目标的重要举措。在外语第二课堂中,学生跳出课堂和教材,实践“在实践中学”、“在用中学得”的外语学习规律,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学生还可依据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个人职业规划目标,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活动与学习方式、地点与时间,有效培养个人的职业胜任力,最终实现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外语第二课堂活动是教师通向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的重要桥梁。
外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是实践的表率,其次是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外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得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的有效过程,而且教师要出色扮演不同角色,实践能力是基础。
(五)外语第二课堂是实现教师教学观念更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起点。
外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常态化有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必然有效突破封闭课堂的大门,走向开放的大课堂。外语第二课堂催化教师角色的转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和控制者,而成为表演者、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可实质性推动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树立。
三、 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原则
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要坚持以下原则,以促进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 外语第二课堂的常态化原则
外语第二课堂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正常不可或缺的教学过程和体系,逐步实现第二课堂的常态化,保障活动的有效不间断开展。
(二)以学生会为主的自主组织的原则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能,落实在“用中学”,因此第二课堂那个活动应以学生自主组织为原则,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素质,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三)坚持教师指导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坚持教师指导原则,可实现教师与学生双赢。一方面,根据活动的类别,可分别指派不同专业指导老师进行指导,能有效提高活动的质量。另一方面,指导的过程也是教师实践教学的过程,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本身可提高其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教师教学的发展。指导教师由教研室主任负责落实。
(四)坚持教学班任课教师负责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涉及大学英语、专业外语,面广分散,因此必须坚持教学班任课教师负责的原则。教学班任课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执行人和学生形成性评价的考核人,对学生的影响深远。任课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可以提高同学们学习外语的动力,扩大活动参与面,同时了解所负责班级的学生学习情况,有利于改进教学。
(五)坚持教师学生工作齐抓共管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有赖于任课教师与学工教师齐抓共管,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会的共同配合完成。这对于大学英语的学生活动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学工教师的参入可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可有效克服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两张皮的弊端。
(六)坚持自下而上、全员参入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培养质量,而不是单纯为开展活动而开展。因此要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即从班级至年级至全院,克服少数人受益,扩大受益面,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班级抓起,也有助于班级学风建设。鉴于大学英语学生数量较大,可采取自愿选择方式参赛,可从朗读、阅读、写作、演讲比赛中任选至少一项参赛。外语专业学生可在朗诵和演讲比赛中任选一项,但阅读与写作比赛必须全员参加。
(七)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的原则
不同学生的兴趣、就业目标、特长有异,因此活动必须坚持灵活多样的原则,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做到人人有参加的活动,参加有积极性有兴趣,参加有受益。
四、外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与分布
为实现外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拟开展朗诵比赛、阅读比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外语口语角、朗文在线学习等活动。
活动分布大致如下:大一第一学期进行朗诵比赛,大一第二学期阅读比赛。在大二学生中开展写作比赛,在大三学生中开展演讲比赛。外语角坚持间周一次,请外教参与交流。朗文在线学习遵循常态化原则进行。
五、 第二外语课堂活动组织机构与管理
(一)领导机构
成立第二外语课堂领导小组
组长:于巧丽杜娟
成员:张丽侯玉婧金琳尹牧郭亚奇学生会主席学习部长
朗读组:学生会干部、(各语种)指导教师,吸纳外系学生会干部参与。
阅读组:同上。
写作组:同上。
演讲组:同上。
口语角组:同上。
(二)管理机制
在第二外语课堂活动中坚持责任到人原则。
教师的责任:教师在外语学习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担任重要的角色,教师必须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有效指导活动的开展。任课教师的指导重点在活动的内容与质量。
学生会的责任:具体负责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安排,会同指导教师和血公交是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教辅人员的责任:教辅人员负责指导学生会活动安排、组织、实施等,关注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口语角活动的实施规定:口语角活动间周举办一次,活动形式多样,使得学生有兴趣不断坚持参加口语角活动,口语角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增加学生的交际能力。
第二课堂活动小组的责任: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具体负责安排、组织、实施各项活动,并协调、安排各项活动的指导教师,关注活动开展过程,保证第二课堂顺利开展。
(三)评价机制
1、在系级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颁发证书以资鼓励。
2、学生参与活动的成绩纳入形成性评价体系。
3、教师的参与活动的业绩纳入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和体系。参与活动业绩可纳入年终考核。其中包括教师的参入次数、组织学生参入的人数、指导质量和效果,如得奖的层次和人数、组织学生参入情况等。
六、具体活动安排与细则
(一)朗诵比赛方案
朗诵比赛分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朝语专业、日语专业四组。英语专业、朝语专业、日语专业由基英或者泛读教师负责指导,或由教研室主任指定教师负责指导。非英语专业由大学英语教师负责指导。具体活动环节由班长负责,承担联系负责老师和学生会活动小组任务,并上报活动计划。
大学英语学生朗诵比赛自愿选择,但人数不得少于全班人数的四分之一。大学英语以教学班为单位开展,外语专业一般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班级人数少的也可以年级为单位开展。
前期准备:
1、外语专业教学班班长联系基英或者泛读老师以及学生会活动小组,确定比赛评委老师、时间、地点,填好活动方案表,上报学习部;非英语专业班级,联系大学英语老师,并确定好比赛评委老师、时间、地点,填好活动方案表,上报学习部。
2、学习部根据各班上报情况,并安排好分工,派出部委进行跟班帮助指导。
3、各班班长依据活动方案,同班级团支书、学习委员,做好班级发动工作。
4、教室申请表见附页一。
5、活动方案表见附页二。
活动开展:
1、学习部和活动领导小组依据活动方案表,做出学习部部内分工,跟班进行对各班进行活动帮助,并记录提交活动开展所出现的问题。
2、活动流程
初赛:
(1)朗读选材有指导教师协同商定,并于两周前通知参赛学生。
(2)参赛两周前按规定由班长负责组织报名,上报参赛学生名单,并报指导教师,归档参赛名单及比赛成绩与指导教师名单。
(3)确定参赛时间、地点,通知参赛学生,组织学生参加。
(4)比赛环节
第一环节:选手上台进行一分钟左右英文自我介绍,然后朗诵指定文章两分钟左右。
第二环节:评委依据比赛成绩评出前三名。
第三环节:班长将班级前三名姓名、班级、专业、联系方式报负责每个班级的学习部成员。
复赛:
复赛由初赛选拔的前三名选手参加,复赛大学英语以年级为单位组织比赛,外语专业考虑到人数偏少以系为单位组织比赛,复赛成绩计入决赛成绩。
(1)由学习部通知进入复赛的选手时间、地点及复赛流程。
(2)进入复赛(外语专业复赛)的选手每人自备一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然后进行两分钟左右英文文章朗诵,可以自己写稿(原创稿件评委可以酌情加分)。
(3)评委对选手进行点评打分。
(4)大学英语复赛决出前十名参加决赛
(5)学习部通知决赛选手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
决赛:
(1)大学英语决赛开始前由有参赛选手班级班长带队入场,按自律部安排的座位就坐。
(2)学习部和文艺部合作准备开场秀。
(3)决赛开始:主持人致开场词,介绍到场嘉宾及评委。
(4)选手依次登场进行自我介绍,宣誓参赛口号,同时播放PPT。
(5)第一环节:选手依次朗诵英文诗歌或文章,评委点评打分。
(6)学生会文艺部选送外文歌曲进行演唱。
(7)学习部部委统计选手的分数及获奖名次,由主持人宣布比赛即如果。
(8)大学英语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六名。外语专业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三名。
(9)颁奖顺序:三、二、一等奖。
(10)赛后点评:全场比赛结束后,邀请一位评委老师对比赛进行简单点评。
活动分工要求:
根据各班级上报情况,制作成表格。见附页三
(二)阅读与写作比赛
1、参赛学生
(1)未参加朗诵初赛的大学英语学生必须选择阅读或写作比赛其中一项,参加过朗诵初赛的学生志愿参加。未参加任何三项比赛的学生扣减形成性评价成绩。
(2)外语专业学生
外语专业学生必须全部参加朗诵初赛、阅读比赛和写作比赛。
2、命题
阅读与写作由大学英语和外语各专业教师分别命题,阅读同一命题同一时间组织比赛。
3、成绩评定
(1)阅读和写作比赛由大学英语教师组织批阅,外语专业由各专业任课教师组织评阅。
(2)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比赛各按成绩高低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前十名相同分数者由评阅教师集体讨论决定名次。
(3)外语各专业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4)有关组织事项参照朗诵比赛执行。
七、奖励
各项比赛得奖者颁发证书,并以优异成绩计入相应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成绩。
本《方案》为试行,将视条件逐步落实和修改调整。
外语系
2019年5月12日
附页— 教室申请表
教室申请单 |
活动名称 |
|
活动时间 |
|
活动内容 |
|
申请人 |
|
负责人审批(签字) |
|
活动单位盖章 |
|
是否使用多媒体 |
□是 □否 现场指导老师签字: |
注:系(部)负责人为团总支书记或系主任,申请单交一份即可 |
附页二 活动开展表
外语系18级英文名著朗诵比赛活动开展表
班级 |
|
负责老师 |
|
班长 |
|
学习部部委 |
|
时间 |
|
活动教室 |
|
班级人数 |
|
参与人数 |
|
未参与活动者原因 |
|
活动开展环节(班长填写) |
|
活动出现问题 |
|
后记 |
|
附页三学习部统计表
班级 |
时间 (2019年XX月XX日,周X,XX点至XX点) |
教室 |
班 长 |
老师 |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