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来到临清市康庄县完成我本科师范专业第六学期的实践学业:顶岗支教。作为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我自然对艰苦的条件抱有畏惧,却惊讶地发现学生对逆境的不屈和对知识的渴求远超我的想象。我很快找到了答案,镇口乡道张贴着一幅画像,那是从康庄走出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哪怕课堂上再活跃的顽童,也总会在画像下站立沉思。那一天,我也在画像下站了三分钟,感受巨贤走过时代风雨,将文墨化为血脉,以国学之力铸就国运磅礴,又将希望回洒故乡。见贤思齐,我又能做些什么?
四个月的乡村课堂里,我用一个个三分钟寻找着答案;我和学生们用三分钟互动、三分钟背诵、三分钟听写、三分钟作文,又在夏日用三分钟离别,无数个三分钟成了我青春岁月里一段美好无瑕的记忆。
2020年,我继续教师的梦想,成为烟台理工学院一名高校老师。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无疑是高耸的孔子像。齐鲁杏坛之说的点滴历经千年传承貌似注定成为山东人基因中挥之不去的显性片段,孔老师是我们学校的“顶流”:学校专升本和考研光荣榜围其设置,收获喜悦;春花秋夜夏雨冬雪为孔夫子换装,日日常新;毕业季在圣人前大合影,将笑容和青春定格,整装焕发;每逢教资和考研前更是“香火不断”,学子纷纷求拜,薪火相传。
于默默中,在校园走过五个春秋,孔老夫子也成了我最好的战友。我会在我的专业英语课上,从孔子的英译名(Confucius),递进至钻研至深的工匠精神和不求甚解的人生态度,发散到孔子学院建设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传播,并邀请同学们起身三分钟,朝窗外凝望注视着圣人的尊容,并说:“同学们,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之士总以传承仁的道义为己任,而这一道路,就在我们的脚下铺展开来。”
于教育者而言,得天下英才,携手走上共同的道路,实属幸哉。五年的从教生涯里,虽无夫子般膝下三千弟子,却也有了自己的桃李微芳。与学生交往的日子中,虽是快乐畅然,但也有阴云密布之时。一次,在班主任工作中因自身工作方式欠佳导致学生误解,郁闷的我在学校转了好几圈。委屈和失落涌上心头,否定自我的阴霾也久久难以驱散。离开学校之际,又是走过必经的孔子像前。一见圣人,仿佛见到了自己最信赖的好友。万般思绪上心头,欲语泪先流。我在秋风中抬头凝望着夫子深邃的眼神三分钟。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突然脱口而出,也为我心中注入一股暖流。对于一个教育者,怀有教化之心传递知识容易,带有仁爱之心能近取譬却是一生的修行。
2023年六月中,我和学生在共同成长的道路上迎来了各自的高光时刻,自己的第一批毕业生即将迎来毕业的美好时刻,26岁的我也杀入山东省青教赛的决赛。美中不足的是,毕业典礼和决赛在同一天偶遇,取舍成了难题。在去往比赛城市的高铁上,我编辑好了自己的小作文,饱含深情地回顾与展望,却怎么也无法抵挡不能当面道别怅然若失的苦楚在心底氤氲开来。我遗憾地想:“如果能再目送孩子们走上毕业的舞台,哪怕只有三分钟,那该多好啊。”
冥冥中也许自有天意,我抽到下午靠后的位置,便当即决定躲开陪同的同事,任性高铁回学校,和班里每一位学生拥抱击掌,送他们走进会场,用时整好三分钟。离开学校时,我与孔子像重重的击掌。虽有往返五个小时的奔波,却弥补了一件巨大的遗憾。
如果从今天回看那一天之后发生的一切,我想希逋先生的名言再合适不过:“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因为那一天,教育的一切意义在我身上得以深刻的体现。
康胜庄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受到好心人资助,旱地冰球和冰雪项目在学校蓬勃发展。那一天,来自乡村小学的他们在上海的旱地冰球际巡回赛中势如破竹,用三分钟决杀城市的同龄人。当年那些在羡林先生画像下注视的康庄少年真正走上了康庄大道。
我的学生从懵懂到迷茫,四年光阴匆匆而过,那一天,他们用三分钟走上台,接过沉甸甸的学位证书,完成拨穗,再抬头出发,已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动身投身新时代的洪流,将岁月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我与先贤的智慧多次跨越时空碰撞,虽未曾真正的谋面,却已是收获甸甸。那一天,我用七个三分钟,将时代的故事和语言文学相结合,斩获了我校历史上第一个青教赛一等奖桂冠。
教坛生活还有无数个三分钟,依然有无数次见贤思齐的碰撞和激昂,岂不乐哉!
作者简介
徐家南,中共党员,英语专业副教授,烟台市翻译协会理事,202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浙江大学国际精英组织人才培养计划荣誉学员。全国翻译资格证书一级笔译、二级口译证书持有者。参与各级教科研项目6项。主讲《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视听说》、《英语语音语调基础与训练》等课程,曾荣获山东省青教赛一等奖、2024“齐鲁最美翻译”口译大赛二等奖、“21世纪杯全国青年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亚军、第十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视听说组”山东省特等奖、全国二等奖、全国口译大赛浙江省冠军、华东区季军。多次指导学生在演讲、辩论、口译比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


外国语学院
2025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