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风掠过校园,带来了季节的更替,也悄然推动着大学生活的变化:新学年的课程难度升级、社团工作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圈子调整,甚至是对未来规划的迷茫感,都可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不安。面对这些变化,“适应”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寻找与生活相处的节奏,让心在秋日里找到安稳的支点。
首先,要学会“看见”变化带来的情绪。当课程压力让你熬夜复习后感到疲惫,当新的社交场景让你有些手足无措,不必急于否定这些感受——不安、焦虑本就是面对变化时的正常反应。就像秋日的树叶会从翠绿转为金黄,情绪的起伏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试着用5分钟时间写下当下的感受,或是和朋友简单倾诉,让情绪有一个出口,而不是被它困住。
其次,在变化中寻找“确定感”的小事。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越多,越需要一些固定的小习惯来锚定内心。比如每天早上花10分钟背单词,睡前读几页喜欢的书,或是每周和家人通一次电话。这些小事就像秋日里的暖阳,看似平凡,却能带来稳定的安全感。当我们专注于这些能掌控的事,就不会被“不确定”的焦虑牵着走,反而能在点滴积累中找到对生活的掌控感。
最后,要记得“允许自己慢慢来”。适应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就像秋日的果实需要时间成熟,我们面对新挑战、新环境时,也需要给自己适应的周期。如果第一次尝试社团工作没做好,没关系,总结经验下次再来;如果一时找不到未来的方向,也不用着急,通过课程学习、实习实践慢慢探索。不必和别人比较适应的速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只要朝着积极的方向走,就是在靠近“心安”的目标。
秋日的美好,在于它既接纳落叶的离别,也孕育着新生的希望。大学生活中的变化与挑战,亦是如此——它们或许会带来短暂的不安,但更多的是成长的机会。当我们学会与变化共处,在适应中找到内心的平衡,就能在这个秋天,乃至未来的每一天,都拥有一份从容的“心安”。


外国语学院
2025年9月25日